科技创新路,中国船级社这样走!
文章来源:中国交通报
11月15日,2022年全国交通运输科技创新工作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中国交通报开设“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开路先锋 第一动力”全国交通运输科技创新工作会议特刊。
科技创新路
中国船级社这样走
“十四五”时期,船检科技创新该怎么走才能更出彩?CCS给出了回答:适应国内外形势,坚持走科技创新发展之路,推动中国船级社高质量转型发展;加大科研资源投入,实现重大关键技术突破,推动船舶检验高质量发展,服务航运和船舶海洋装备高质量发展;坚持技术立社,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重塑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十四五”期间,CCS将以努力实现科技综合实力国际一流,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发展水平进入国际船级社第一阵营为目标,着力构建可持续稳定发展的科技工作体系。聚焦先进技术,加强规范标准体系建设;强化智能技术、绿色生态技术、新安全技术和理论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并形成实验验证能力;大力推进数字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工程体系建设;强化高技术、高附加值船型和装备关键技术研发,提高CCS核心竞争力,为CCS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站在新的起点,CCS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重点任务,步步展开谋篇布局、层层推进落实攻坚,以实干奋斗向国际一流船级社的梦想阔步前行。
整合新技术
开创船舶检验新模式
“船长,请分别测试火警及烟雾探头报警装置。”“收到,马上开展测试。”通过3个小时的实时视频连线,CCS圆满完成“新世纪七十五号”轮的远程年度检验。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无法正常登轮对船舶进行检验是CCS面临的一大难题。因此,CCS以问题为导向,探索船舶检验模式创新与应用,远程检验应运而生。
远程检验,规范先行。针对船舶远程检验,CCS组织编制修订船舶远程检验系列指南,明确了船舶远程检验的实施条件,规范了船舶远程检验的执行要求,为行业开展船舶远程检验提供了统一的技术指导。
开展远程检验
5G+自组网、AR眼镜、无人机技术……新技术为远程检验赋能。CCS组织完成复杂环境下船舶远程检验通信关键技术研究、船舶密闭舱室“5G+无人机”远程检验关键技术研究、基于船岸协同的场景式船舶远程检验服务平台开发、远程实验基地建设,突破了船舶远程检验通信障碍,实现了基于5G+无人机的船舶密闭舱室内部结构远程检验,从技术手段和执行方式等方面以多种形式解决了船舶远程检验面临的检验终端和船岸协同交互难题,开创了基于船岸协同的船舶远程检验新模式。
发挥行业引领作用,有效支撑相关企业开展船舶检验无人机/机器人的研发与测试,开展无人机/机器人在船体结构近观检验和厚度测量中的应用,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措施存在的成本高、效率低、危险性高、局限性多等问题,为船舶检验提供安全、高效和经济的实现方式。CCS创新船舶检验技术、研发新型船舶检验装备,不仅是为了适应行业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发展需要,也契合行业对船舶检验服务方式创新和效率提升的需求。
“我们通过新技术和新装备的整合应用,来实现船舶检验模式的创新与应用。”CCS科创试验中心负责人蔡玉良说,“举个例子,以前测厚工作需要人工手持设备对船体进行超声波测厚,不久之后用无人机/机器人就可以完成。”此外,CCS在智能检验技术研究上,也下了真功夫。他们初步建立了典型船体结构及缺陷样本库,以及关键结构区域及涂层状况检测模型,正在建设基于无人机/机器人、图像识别技术的船体结构状况智能诊断能力。
安全智能绿色
支撑行业高质量发展
船舶大型化、智能化,船舶清洁能源的推广运用……行业形势的发展变化,带来诸多机遇和挑战。如何保证大型船舶船体结构安全?如何对智能航行系统等船舶信息领域进行检验?如何消除清洁能源动力装置带来的安全隐患?CCS以实验室培育为基础的船舶科研和实验能力建设给出了答案。
CCS将以安全、绿色、智能为方向,整合原有资源,形成水上结构和设备综合安全、智能技术、绿色生态技术三个实验室。实验室建设不仅能够提高基础科研能力,也能完善以实验为主的传统检验模式,提高规范标准供给,为船舶检验和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中国船级社检验的长江新一代智能绿色豪华旅游客船“世纪凯歌”轮
在安全方面,完成目标型《集装箱结构规范》《矿砂船结构规范》的研制,开展救生安全和消防安全相关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在智能方面,初步建立智能船舶风险评估体系,研究制定《船舶自主航行检验指南》和《船舶与海上设施数字孪生系统检验指南》,初步建成船舶自主航行系统测试验证平台;在绿色方面,开展清洁能源水上应用与安全技术、绿色生态技术、航运生命健康系统关键技术研究,编制《船舶应用燃料电池发电装置指南》等技术标准,建立船舶碳排放基础数据库。
CCS实验室通过搭建虚实结合、硬件在环、人员在环的数字化仿真验证平台,成功实现在商渔避碰、船舶智能航行系统、船舶消防等领域的模拟检验,为相关规范标准的出台提供有力的实验依据。
“数字船级社”
探索共治共享船舶行业新业态
近年来,CCS提出“数字船级社”发展战略,不断加大在船舶数字化和大数据应用等方面的研发投入,致力于打造船舶数据产业生态。
“‘数字船级社’有两个含义,一是船级社本身业务的数字化,第二是船级社业务模式的数字化延伸,这也是CCS承担交通强国试点任务中重要的一项。”CCS信息中心主任张伟介绍。
业务模式数字化延伸首先需要建立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共享机制。CCS联合行业单位,开展建造检验数据共享、电子证书通关数据共享、船用产品质量数据追溯等5类应用建设。同时CCS牵头成立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数据联盟(CSBC),积极开展数据应用研究,探索信创评测、数据安全存储、安全评估等数据治理方案,推进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数字化转型,推动船舶行业数字空间建设。
在数据共享机制基础上,CCS开发船舶数据应用服务平台和船舶工业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两大平台,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
船舶数据应用服务平台聚焦船用产品数据分析、港口国检查(PSC)数据分析、船舶图纸管理工具、船舶检验数据接口等行业数据的应用和研发,通过将船舶数字化、智能化设备产生的数据上传到平台进行分析,来替代部分现场检验,并与相关单位合作,逐步面向行业提供船舶数据应用服务和产品。
CCS开展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研究,并以此为突破口打造船舶工业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实现行业标准和多企业标准的互认互通。利用该平台,CCS还创新研发“船舶一码通”,打通船舶设计、建造、营运环节,实现质量可追溯、问题可追溯。
打造数字船级社,是CCS面对行业数字化转型新形势迈出的重要步伐,将助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共赢的船舶行业数字新生态。
助推国际船舶检验标准
与技术互联互通
完善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机制是提升船舶检验国际合作交流能力和推动标准与技术互联互通的重要途径。通过强化参与国际海事组织(IMO)、国际船级社协会(IACS)的标准和规则制定工作,提升CCS在去碳化、数字化、自主航行船舶、远程检验等领域标准制定的话语权和引领力;充分利用中国油运安全论坛、CCS地中海技术咨议委员会、北外滩论坛等现有平台开展船舶检验技术交流,策划年度国际海事研讨会,主办国际三方会议,在智能船舶、绿色能源、检验检测新技术等方面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逐步建立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际论坛和交流机制。
中国船级社检验的动力定位穿梭油轮“北海新希望”号与“深海一号”能源站会师
在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的同时,CCS还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推进在相关地区的技术和标准输出。
担任亚洲船级社协会(ACS)主席,承担外交部澜沧江—湄公河商船检验技术规则编制任务……借助多边和双边合作途径,建立船舶检验技术交流与培训机制,构建“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和东盟各国的技术交流平台,提升在亚洲海事界的影响力。2021年12月13日至14日,CCS为泰国海事局进行了为期两天的技术培训,来自CCS上海分社和武汉规范研究所的5位专家以远程视频方式进行授课。这是CCS完善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机制,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具体举措。
“不断参与国际标准制定,输出中国方案,CCS国际认可度显著提高,国际联合科研合作上也有了新的突破。”CCS国际事务处负责人梁静介绍。
签署CCS—天津港集团—瓦锡兰集团智能船舶三方技术合作协议;与国际著名航运企业马士基签署联合科研合作协议,推进甲醇/氨燃料集装箱船型研发;参与荷兰海事研究所牵头的大型集装箱船掉箱联合工业项目……在船舶智能技术、绿色技术等方面与其他国家海事主管机关或国际海事相关机构建立联合实验室,取得研究共建、成果转化等实质性突破。
一件件标准的制定,一项项科研的合作,CCS在国际船检的舞台上正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话语权、影响力显著提高。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奋进路上,CCS将以国际一流船级社建设为抓手,有序推动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做有能力、有魄力、有活力的“追梦人”。
观 察
唯有不断创新 才能挺立潮头
航运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性、先导性、服务性行业,承担了中国95%以上的外贸进出口货运量。“经济强国必定是海洋强国、航运强国”“经济要发展,国家要强大,交通特别是海运首先要强起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批示充分肯定了航运在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作为我国航运业、造船业的重要支撑,CCS在船舶入级、法定检验,技术规范标准的制定等方面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海洋强国、经济强国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支撑。
我国造船总量跃居世界第一、船舶大型化智能化发展、船舶清洁能源的运用……行业形势的变化发展,带来诸多挑战,唯有不断加强科技创新,才能始终挺立潮头。
他们科学谋划、创新驱动:为科技工作确定目标,谋划道路,引领科技工作高质量发展;狠抓关键技术创新和研发,开展智能化、绿色化船舶和新检验技术研究,加强科研成果应用,促进技术规范标准和验证手段转型升级,引领行业创新发展……
他们目标导向、强本固基:整合系统技术资源,加快数字通信技术与船舶检验的融合,加强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化在船舶领域的应用研究,为提升检验服务效率、中国造船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撑;加强以实验室为载体的基础科研能力建设,逐步实现科技领域由“跟跑”向“并跑”及局部“领跑”的转变;推进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引进高层次人才,培养专家型、国际化人才,培养专业技术团队,为建设国际一流船级社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强调科技创新对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期待CCS始终秉持初心和情怀,以“科技创新”严格把关新造船舶质量,为中国造船走向国际市场提供坚实技术支撑,为水上交通安全和航运绿色发展提供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