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船海探索|海上风电场的前世今生(二)

发布时间:2022-10-18 09:10 | 生效日期:
中国的海上风电发展要晚于欧洲。2005年以后,我国逐渐引入风电技术,至今也经历了四个阶段:试点运行、探索发展、集中开发、规模化和深远海开发。

 

 

中国海上风电场发展史

 

中国的海上风电发展要晚于欧洲。2005年以后,我国逐渐引入风电技术,至今也经历了四个阶段:试点运行、探索发展、集中开发、规模化和深远海开发。

试点运行:2008年,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在渤海绥中海域竖立起中国的第一台海上风电试验机组,单机容量1.5兆瓦。2009年,上海东海大桥海上风电项目启动,总装机容量102兆瓦,于20106月并网发电。这两个项目是我国海上风电的先行试点,为国内海上风电场开发和运行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探索发展:“十二五”期间,我国对海上风电的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摸索和尝试,尤其是江苏潮间带和潮下带滩涂风电场开发进展明显。随着2010年《海上风电开发建设管理暂行办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海上风电特许权招标正式启动,海上风电市场发展进入运转轨道。

集中开发:“十三五以来,国家能源局、国家发改委出台了多个有利于海上风电的政策,如《关于2018年度风电建设管理有关要求的通知》、《关于完善风电上网电价的通知》等,中国的海上风电迎来了大发展。至2021年底,中国的总装机容量达到2639万千瓦,一跃成为世界第一。

 

 

 

规模化和深远海开发:“十三五”期间,我国的单个海上风电场的总装机容量一般在300兆瓦,随着电价退补,海上风电回归理性发展。根据各省的“十四五”海上风电发展规划,海上风电场已向吉瓦级别发展,如三峡青洲六1吉瓦海上风电项目、大唐海南儋州1.2吉瓦海上风电项目等等,海上风力发电机组也从“十三五”期间的4兆瓦~8兆瓦突破到10兆瓦~15兆瓦。

此外,我国也在积极探索深远海风电资源的开发,随着“三峡引领”号、“扶摇”号下水并网发电,拉开了海上浮式风机发展的序幕。目前,中海油融风深水浮式风机、明阳蓝色动力号双转子浮式风机都在紧锣密鼓的建造当中。同时,中电建也拟在海南万宁投资建设100万千瓦的浮式风机项目,该项目是中国首个、世界最大的商业化、规模化的海上浮式风机项目。

 

 

 

我国的海上风电起步虽晚,但凭借海上资源稳定、大发电功率、便于消纳等特点,近年来发展迅速,市场前景广阔,已接近欧洲的发展步伐。随着规模化和深水风资源的开发,更多的清洁电力将走进万户千家。

 

供稿单位 海工处:杜建港

注:如需转载,请注明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