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沧海拾贝 | “忆”路“检”影

发布时间:2022-09-21 08:09 | 生效日期:
我是中国船级社(CCS)江苏分社金陵项目组的一名验船师,常年驻扎在南京、扬州仪征片区,担着该片区9家大中型船厂船舶的新建、改建等多种检验工作。

 

 

拾贝人:罗钢华

 

我是中国船级社(CCS)江苏分社金陵项目组的一名验船师,常年驻扎在南京、扬州仪征片区,担着该片区9家大中型船厂船舶的新建、改建等多种检验工作。回忆过往的工作,犹如雾里探花,有种朦胧美感。打开记忆的闸门,在零碎的回忆中,捕捉住的清晰镜头,记载着令我难忘的时刻。

 

我的试航日志

 

时间的指针拨回到202237日。我接到了“中谷地中海”轮启动试航的申请,商量片刻,便和我的同事熊吕露组成试航小组,随时准备“出战”。

 

 

 

由于处于疫情期间,为了不影响第二天的试航,313日晚,我和同事熊吕露就来到了仪征江苏金陵厂区码头,决定提前登轮。在接受了船厂检查测温之后,我们顺利地登上了“中谷地中海”轮,并对船舶的船艏、船中、船尾吃水确认进行了仔细检查。

314日清晨530分, “中谷地中海”正式开启了试航征程。上午8:30,我和熊吕露与船东、船厂、设计公司、接船机务、船检各方进行试航前会,重点对此次试航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和讨论,以保障此次试航顺利推进。

会议结束后,我们立即对船舶进行全方位地巡检。我们试航期间,正值新冠肺炎疫情严峻时期,我和同事决定在完成试航检验任务后,腾出自己的休息时间承担船上部分防疫工作,帮助消毒船舶房间,测量试航人员体温。

 

 

 

315日,“中谷地中海”轮从南通锚地起锚,抵达试航海域,各项航行试验项目密集开展。无线电通信、航行设备、防海生物等试验接踵而至,而最耗时的莫过于主机负荷及燃油消耗测试试验,横跨两天长达12个小时的试验对于我们来说是极大的考验,但我还是顶住了压力、克服了困难。为了保证检验质量,我们通宵检验,直至第二天早上九点才结束,早饭也没顾上吃。

 

 

 

317日,随着大部分项目试验结束,“中谷地中海”轮返回泰州锚地。在仅剩的两天试航时间中,我还完成大量诸如船舶证书的编制、审图完工确认函收发、条件证书的请示等准备工作,同时还要面对船上网络的时断时好,的确困难重重,“占领制高点”也成了这两天我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318日下午230分,“中谷地中海”轮缓缓驶入江苏金陵码头,随着救助艇释放试验成功,该轮为期5天的试航终于圆满结束。

 

01的突破

 

时间的指针再次拨回到2016年年初,我按照江苏分社的安排,参与某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的建造检验工作,接到任务让我倍感压力。因为 LNG 船是国际上公认的高技术、高难度、高附加值的“三高”产品。

首次进行LNG船检验,可借鉴的经验几乎为零,但对技术痴迷的我来说内心还是有些兴奋。检验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和疑惑,通过学习和查阅《国际散装运输液化气体船舶构造和设备规则》(IGC规则)、散装运输液化气体船舶构造与设备规范等资料,同船东、船厂、设计院以及CCS兄弟单位一起研究探讨。最终经过不懈努力,该船舶顺利交付,受到了船东、船厂的肯定和好评。

2018年年中,项目组辖区内船厂申请一艘6500方液化乙烯船(LEG)建造检验工作。我主动请缨,参与该船的项目管理和机电项目的建造检验。

在船舶建造过程中,我与项目组同事定期同船东就设备配备、产品质量问题、公约要求等进行探讨,并给出合理建议。因船厂首次建造液化气体船,多次组织船厂就液货系统持证要求、液货系统故障模式和影响分析(FMEA)要求、低温液货管的制作、安装及试验等问题进行交流。

如今该轮已重载航行7个航次,设备的运行、船舶的性能等各方面受到了船东的肯定。

 

 

 

积极参与科研项目

 

近几年,随着中国造船水平的提升,中国船厂建造的散货船占到全球订单的60%,滚装船、客滚船的市场份额持续增加,在邮轮建造方面中国船厂开始涉足。建造这些船舶的船厂也在积极探索舱盖、滚装设备、水密门等设备密性的高效检测方法。

20197月,我向总部申请了《超声波渗漏检测方法应用研究》科技立项,并于201910月通过了该科技立项的申请。作为该科技立项的负责人,我与项目组成员完成了多项研究工作。现该科研项目已于2020123日通过了评审,并产生了《超声波渗漏检测方法应用指南》的成果。《超声波渗漏检测方法应用指南》也已生效。

超声波渗漏检测技术是利用超声波穿透孔隙的能力开发出的一种渗漏检测方法,该试验方法在检验精度、环保、便捷性方面优于传统的冲水检验,国内船舶行业已有广泛的使用需求。该指南的发布填补了CCS此前在该技术认可和实施要求上的空白,提升了CCS的检验服务能力,同时也为超声波渗漏检测技术在国内船舶领域的应用推广打下了良好基础。

在工作中遇到的每个“首次突破”,对于我来说,有着别样的意义。这种与工作伙伴并肩作战的经历;在工作细节碰撞中产生的火花;从经历困惑,到思路逐渐清晰,从零到成功的喜悦,鼓励着我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保持着激情和执着。

注:如需转载,请注明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