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沧海拾贝 | 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追忆新中国第一代船检人叶恒蕃

发布时间:2021-11-18 08:11 | 生效日期:
在《中国船舶检验史》第三章新中国船检事业的开创(1949-1957年)船舶登记局的筹建与成立中,有这样一段话:“交通部在1951年7月从上海调中国油轮公司总工程师朱天秉作为骨干,又从上海交通大学等院校应届毕业生中挑选沈肇圻、叶恒蕃、许乾、陈志荪4名大学生作为成员,成立船舶登记局筹备组,挂靠在交通部海运管理总局。”

 

 

拾贝人: 单春明

在《中国船舶检验史》第三章新中国船检事业的开创(1949-1957年)船舶登记局的筹建与成立中,有这样一段话:“交通部在19517月从上海调中国油轮公司总工程师朱天秉作为骨干,又从上海交通大学等院校应届毕业生中挑选沈肇圻、叶恒蕃、许乾、陈志荪4名大学生作为成员,成立船舶登记局筹备组,挂靠在交通部海运管理总局。”没错,这4名大学生中的叶恒蕃就是我们中国船级社(CCS)秦皇岛分社的退休干部。

因为叶老退休时间太早的原因,秦皇岛分社绝大多数的年轻人对他都不是很熟悉,我也是得益于从2011年开始负责分社离退休干部管理工作,才有幸与老人家有过几年的接触。那年叶老已经94岁高龄。

在我的印象中,老人家虽然在北方生活多年,但有着南方人那种特有的眼大、双眼皮、唇稍厚、眼窝深、身材瘦小的特性,虽然他那饱经风霜的脸上,布满了深深的皱纹,但两只眼睛却炯炯有神。他的手掌不是很大,但手指头修长,显得非常灵巧。穿着总是中规中矩,夏季穿衬衣,春秋冬季都是中山装,显得格外严谨。

 

 

 

不苟言笑,但讲起话来条理清晰,头头是道,给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在201698日分社举办的庆祝中国级社成立60周年的退休职工座谈会上,他的思维依旧清晰,对当时船舶登记局筹建时的情形如数家珍,让我这晚辈赞叹不已,他积极赞誉中国船级社60年的发展成就,对于今后的发展寄予厚望,希望秦皇岛分社发展得更好

叶老191810月出生于湖北省汉川县,在战争年代的颠沛流离中完成中小学业,19349月,进入湖北私立啓黄中学学习,因抗战于19399月转入四川长寿国立第十二中学,194310月进入重庆国立交通大学学习造船专业,194412月进入重庆民生机械厂担任练习员,194610月考入上海国立交通大学继续学习造船专业,19519月毕业后分配到交通部船舶登记局筹备处,任技术员。

2015年第2期《中国船检》沈肇圻先生《船舶登记局筹建岁月》一文回忆,“195194日,沈肇圻去海运管理总局报到。人事科科长高志明帮其办完手续后,就去见了机务处王化民处长和朱天秉。后来小组又来了叶恒蕃、许乾和陈志荪参加筹建。

那时,在机务处,只有朱天秉一个人有固定的办公桌,其他几个后来参加筹建的同志都没有,就在食堂在非吃饭时间集中在那里看看资料,听朱天秉给讲国内外验船。苏联船舶登记局是我们学习的目标,他们在大连有个验船处,大家可以就近去实习,但要会俄文,因此已在与东北航务学院联系,安排好后,大家要先去学俄文。

1023日通知沈肇圻和陈志荪、叶恒蕃去大连学俄文,许乾有俄文基础,到上海船厂去实习。1030日他们三人到大连学俄文,许乾去了上海。”可以说,叶老在这一期间参加了我国船舶检验的筹建工作,是新中国第一代验船师。

叶老为人心地善良,性格直爽,在1957年被打成了“右派”。196112月被下放到河北新城县电力局工作,任库管员,19712月到19762月曾被遣送回湖北原籍劳动改造。19782月被平反落实政策,恢复名誉,恢复工作,并于19808月调入交通部船检局秦皇岛办事处,担任技术员,直到198610月退休。可以说,在几十年的生活和工作中,他经历了人生的起浮与磨难,但始终表现出了一名知识分子的坚强意志,秉持信念,认真工作的精神面貌。

叶恒蕃老人为人宽厚、平易近人、关心同志,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博大的爱心。1998年我国长江流域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洪水灾害,数百万军民同洪水作了殊死的搏斗,保住了重要的长江堤防,保住了重要城市和主要交通干线,保护了人民的生命安全,终取得了抗洪抢险的全面胜利。

当时,退休后的叶老和老伴与全国人民一样对此十分关注,每天通过电视、收音广播等形式了解新动态。当得知这场洪灾给灾区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全国军民都以不同方式支援灾区时,他和老伴商量主动的从自己微薄的退休金中挤出4000元,专程到分社,交到分社领导的手中,并附有一封感人的寄语,他说在小时候,也遇到过大洪灾,但是旧政府无人管民众的死活,今昔对比感受到党的伟大,祖国的伟大,他希望通过分社实现向灾区人民捐赠的愿望,表现出了高尚的爱国精神和共产党员的情操。

 

 

 

虽然,叶老在以后的生活中,接连发生了老伴儿生病,唯一的儿子因车祸生活困难等一系列不幸的事情,导致生活十分拮据,但叶老从未向组织伸手,他的品德和风范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如果再回到从前所有一切重演,

我是否会明白生活重点,

不怕挫折打击没有空虚埋怨,

让我看得远……”

这是台湾歌手张镐哲所唱的一首《如果再回到从前》,歌词写得十分沧桑,歌手演唱的也是另有一番意境。

据船检老人们讲,叶老是一个非常聪明好学的人,年轻时掌握四国语言,而且在新中国船检成立初期,翻译了很多重要的船舶规范,对于建立我国的船舶检验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遗憾的是,叶老人生中宝贵的二十年,确是在“下放”中度过,没有给他干专业的机会。但叶老不怨天尤人,恢复工作后,积极抓住每时每刻认真工作,为国家贡献力量。叶老退休后,仍十分关心中国船检事业的发展,每逢分社领导去拜访慰问他时,他总是十分关心CCS和秦皇岛分社的发展情况。

但世事无常,20161027日凌晨527分老人家永远离开了我们,享年99岁。在201698日分社举办的庆祝中国级社成立60周年的退休职工座谈会上,分社在座各位老同志一致表示要为老人家过百岁大寿,临别时大家还在分社一楼的大厅所拍下的一张非常有意义的纪念照,竟成了诀别。

 

 

 

老人家走了,不知他还有没有什么遗憾,如果有,我想也是他对祖国、对船检事业的热爱。一丝阴霾,遮不住他作为新中国第一代船检人不老青松的光辉形象。作为新时代的验船师,我们应该学习他蓬勃旺盛,倔强峥嵘,品德崇高的工作精神,像青松那样傲然坚守在检验岗位,屹立在开创国际一流中国船级社的船头。

 

注:如需转载,请注明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