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沧海拾贝|我与江苏分社共成长

发布时间:2021-10-29 08:10 | 生效日期:
2012年6月,从武汉理工大学毕业的我踏入了中国船级社(CCS)江苏分社的大门,如今也已工作九年。我有幸与江苏分社一起成长、成熟而倍感自豪。

 

 

拾贝人:黄巧莺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20126月,从武汉理工大学毕业的我踏入了中国船级社(CCS)江苏分社的大门,如今也已工作九年。我有幸与江苏分社一起成长、成熟而倍感自豪。

初出茅庐的我,既兴奋又忐忑。兴奋的是十年寒窗终于可以步入社会施展拳脚,忐忑的是我对即将从事的职业并不熟悉。在我对未来的无数幻想中,似乎从未想过验船师这个职业。然而机缘巧合,我成为了一名审图验船师。

入职时我的岗位是一名产品审图验船师,随着新员工培训、船检基础知识学习和产品审图资质等一系列培训,我逐渐理解了审图验船师的职责,产品审图验船师,作为船舶产品检验第一环节的执行人员,责任重大,图纸上的任何缺陷,都可能导致产品报废之类的质量安全问题。

 

 

拾贝人参加大船实习

作为审图验船师,我不仅需要熟练掌握公约、规范、标准等技术要求,而且需要有丰富的经验,才能正确处理审图中的各种技术问题。产品审图中心有很多有经验的专家,他们大部分人都有了近30年的工作经验,对于各类船用产品非常熟悉,在遇到技术难题时,也总能想出解决途径,为客户答疑解难。在工作中他们从不炫耀自己的技能,踏踏实实、勤勤恳恳的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用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扎实的业务技能保证着船用产品的安全。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我每天耳濡目染,不断鞭策自己向优秀验船师学习,在尽短的时间内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验船师。

2012年底江苏分社成立,产品审图中心与江苏分社船舶审图中心合并,我们的审图队伍更加强大了。此时,我也取得了产品审图的资质,可以独立开展审图工作。我的专业是轮机工程,研究方向是柴油机,因此我的大部分审图工作是针对柴油机的。柴油机作为船舶的动力心脏,其安全关系着整个船舶的正常运转,因此我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

在审图过程中,我接触到了很多世界上顶级大公司的新颖产品,通过对这些新颖产品的研究学习,我的专业技能得到了提升,并总结整理出一篇技术论文《双燃料发动机进排气系统保护研究》,该论文获得了江苏分社技术论文二等奖。此次获奖让我对接下来的工作更加自信。

2013年液化天然气项目快速发展,LNG运输船、LNG加注趸船、LNG燃料船等造船项目如雨后春笋,LNG气罐的市场不断扩大,我们审图中心承接的LNG储罐审图项目也日益增加。LNG气罐作为可移动式压力容器,其模型处理方式和应力计算结果的评判标准与固定式压力容器的要求不尽相同。

另外,对于罐体的支撑附件、玻璃钢支撑位置的连接处和应力集中位置等,无法按照现有标准中的公式进行校核,需要借助有限元软件对LNG气罐的结构静强度及疲劳强度进行分析,保证LNG气罐的安全性。

为了满足客户及时性的需要,审图中心领导安排我攻克该项强度计算工作。通过学习有关有限元计算软件,参与有限元知识培训,我克服了困难,最终具备了利用ANSYS软件校核LNG气罐强度的能力,至今我已完成气罐强度校核二十余项,及时、圆满完成了有关储罐的审图工作。

在进行气罐强度计算校核的过程中,我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对计算方法进行总结,于2014年度完成了论文《船用LNG气罐结构及疲劳强度分析》,论文获得了江苏分社年度技术论文三等奖。

2017年初,随着业务的需要,我开始接触潜水领域相关装备审图,审核的图纸含潜水钟、减压舱、潜水钟吊机等。饱和潜水作为一种可以使潜水员暴露于高压环境下工作的水下作业方式,在海工、海底救援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国内的饱和潜水起步较晚,技术相对落后。同年底,审图中心为了加强队伍建设,培养专家型人才,加强竞争力,开始安排我研究饱和潜水领域相关知识。

随后江苏分社承接了300m饱和潜水项目,由我负责承担该项目的审图工作,顿时倍感责任重大,好在几年的审图工作让我认识到只要在工作中秉承认真仔细、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严守每一条规范、公约和规则,关注图纸审核方方面面,认真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就能将事情做好。

虽然审图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难题,但我有信心克服困难,做好该项审图工作和技术积累,为江苏分社在饱和潜水领域的技术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江苏分社成立以来,审图中心作为分社技术支持部门,在人员配置和专业结构方面不断优化,根据分社的需求,我与时俱进,不断的调整自己的工作目标和学习方向,同时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不断积累成果。江苏分社给了我一个广阔的舞台,让我从一个对社会一无所知的应届毕业生,变成了现在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是江苏分社让我通过自己的双手和知识学会了自强。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千里之行我才踏出了一步,道路是漫长的,但远方的风景是美好的,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定将个人追求与团队的发展融合,不忘初心,满怀着对工作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望,对事业的追求,感恩前行!

注:如需转载,请注明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