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5万吨矿砂船建造项目完美收官!
9月29日,由天津新港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为中国矿运有限公司建造,中国船级社(CCS)执行检验的32.5万吨矿砂船“南沙荣光”(NANSHA GLORY)在新港船舶重工举行了隆重的交船仪式,该船的顺利交付标志着该厂承建的32.5万吨系列矿砂船项目完美收官。
至此,CCS 32.5万吨VLOC大项目组10艘船舶全部顺利交付,为祖国72年华诞献上一份来自船检人的贺礼!
新港船舶重工承建的32.5万吨系列矿砂船项目是首个CCS单一船级的二代矿砂船建造项目,也是该厂第一个矿砂船建造项目,同时创造了该厂建造船舶的最大吨位记录。
船舶总长339.9米,型宽62米,设计吃水21.4米,载重量约325000吨,服务航速14.6节,续航力25500海里。船舶可实现一人驾驶操控,配有船体应力监测系统,推进系统采用单机双燃料驱动,设有LNG燃料舱,并设有废气脱硫系统,具备绿色、环保、节能和安全等特点。该系列船设计服务航线为中国到巴西航线,是该航线上经济性突出的大型矿砂船,在项目首制船的回访中,CCS受到了船东和船员的好评。
新港船舶重工的32.5万吨矿砂船CCS驻厂组隶属于CCS总部组建的32.5万吨VLOC大项目组,该项目组共涉及10艘32.5万吨矿砂船,分布在天津新港船舶重工、青岛北海船舶重工、葫芦岛船舶重工三个建造场地。
大项目组由CCS天津分社统筹协调,充分发挥先进管理模式,积极实现资源共享,推行先进的检验和管理经验,促进了检验工作的有序开展和船舶建造质量的稳步提升,也为船舶顺利建造提供了坚实的检验保障。
在新港船舶重工32.5万吨矿砂船建造项目进程中,天津分社会同社审图中心、青岛分社、秦皇岛分社多次组织开展了与船厂、船东之间的技术交流活动,包括审图技术交底、建造关键技术剖析、同船型常见问题归纳等,为建造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指导。
在该项目的建造关键阶段,新冠肺炎疫情暴发,CCS驻厂组验船师始终坚守岗位,在严格执行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时,秉持踏实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吃苦耐劳的奋斗精神,不怕加班加点,甘于牺牲个人休息时间,全力配合船厂生产进度,以过硬的专业技术和充足的人力投入,为船舶建造进度提供了有力的检验保障。
那么32.5万吨VLOC大项目的其他船背后还有着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这是在2020年2月12日,由CCS检验的32.5万吨矿砂船“ORE YANTAI”轮在武船集团北船重工命名交付后,小编与项目组驻场验船师的采访对话。
验船师告诉小编,试航结束至交船阶段正处于疫情防控攻坚期,加之船舶交付时间紧张,为确保该轮顺利交付,CCS青岛分社建造船舶检验处党支部以“信仰扬帆,技术领航”的党建品牌为引领,成立党员先锋队,创新工作方式,积极主动为船厂提供及时有效的技术支持,利用视频会议、邮件等方式与船厂和船东进行沟通交流,对相关问题一一进行落实,为船东提供了技术安全保障。如期交付后,他觉得特别高兴,特别踏实。
“ORE FUZHOU”轮“云”交付
2020年4月15日,32.5万吨矿砂船2号船“ORE FUZHOU”轮顺利实现“云交付”。由于处于疫情期间,此次交船将常规的线下交船转移到了线上视频会议交船,避免了各方人员跨省移动、聚集,节约了时间成本,是特殊时期一个新尝试。
“ORE SHANTOU”轮挑战高难度
2020年7月,“ORE SHANTOU”轮是继青岛北船重工2月份刚刚交付首制32.5万吨矿砂船“ORE YANTAI”轮之后交付的同型姊妹船。
据悉,由于两艘船舶在建造进度上几乎同步,所以在系泊试验和试航交船阶段,所需的检验人力巨大,这对CCS青岛分社驻北船项目组而言,是一个极大的挑战。面对突增的工作量,项目组积极作为,统筹规划,科学安排检验工作,最终实现了检验的高品质、高效率,从而确保了两艘船舶顺利交船。
“ORE WUHAN”轮致敬英雄城市武汉
2020年12月9日,“ORE WUHAN”轮顺利交付,为了致敬中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英雄城市武汉,ORE WUHAN轮取名“武汉”。
“NANSHA HONOR”轮创历史记录
12月16日,“NANSHA HONOR”(南沙荣耀)在新港船厂举行了隆重的交付仪式。
“NANSHA HONOR”是新港船舶重工建造的第一艘矿砂船,同时创造了该厂船舶建造的最大吨位记录。“NANSHA HONOR”自出坞至试航只经过了85天,从试航完成到交船仅经过了16天,均创造了新港船舶重工的历史记录,这与CCS现场检验项目组对新港船厂给予的鼎力相助是密不可分的。
Copyright © 2026 CCS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32711号-1 京公安网备11010102006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