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闪光时刻|勇立潮头 争当海工技术发展的排头兵

发布时间:2021-04-12 08:04 | 生效日期:
今天的主人公是中国船级社(CCS)海洋工程技术中心技术发展部,该部门荣获CCS 2020年度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今天的主人公是中国船级社(CCS)海洋工程技术中心技术发展部,该部门荣获CCS 2020年度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CCS海洋工程技术中心技术发展部,是一支由5名博士、10名硕士组成的科技团队,从科研项目攻坚到服务产品开发、从技术评估到应急响应服务,几年来,技术发展部致力于提升CCS海洋工程服务技术能力与服务水平,在建设国际一流中国船级社的征程中勇立潮头。 

栉风沐雨砥砺行

“以技术为引领,以创新促发展”,这是2015年初技术发展部刚刚成立时,海洋工程技术中心对这个部门的规划与定位。6年来,技术发展部全体员工不负期许,不辱使命,在原油价格持续低迷、石油行业发展迟缓、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的不利局势下,不断研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服务产品,逐步形成全领域、全生命周期技术服务能力,实现传统油气业务不降反增,服务能力迈向深水、超深水,海上风电、深远海渔业养殖等海洋新经济领域探索研究不断深入,市场开拓形势喜人。

目前已经形成涵盖传统油气、深水、海洋新经济等领域的6大板块18个系列服务产品,仅2020年技术发展部就承担技术评估项目59项。

 

 

 

为了全面建设CCS深水导管架分析技术服务能力,技术发展部固定设施小组迎难而上,在总部的大力支持下,顺利完成了285米设计水深陆丰15-1导管架平台独立校核工作,逐步掌握了深水导管架结构在位分析关键技术,有力支持了审图、现场建造及检验工作,得到了业主的高度评价。

技术发展部以此为基础,申请“深水导管架平台结构分析关键技术研究”社内科研立项,进一步开展330米设计水深流花11-1 DPP导管架平台独立计算。陆丰深水导管架结构在位分析的顺利完成,标志着CCS固定平台分析技术迈入了世界领先水平。

 

 

 

技术发展部风电设施小组更是充分发扬拓荒牛的精神,通过几年的摸爬滚打,逐步建立起CCS海上风电规范体系,探索出CCS自身的海上风电检验模式和方法,形成了具有CCS特色的海上风电技术服务能力。先后编写完成CCS《海上风电场设施检验指南》《海上浮式风机检验指南》等2部法规、4部指南,并以“海上浮式风机装备研制”科研项目为依托,完成海上浮式风电装备平台规范适用性研究、浮式风机一体化计算软件预研等前沿技术研究。随着CCS海上风电关键技术和服务能力的日益提升,海上风电业务迎来爆发式增长,业务范围也从海上升压站逐步向风电场其他设施扩展。

 

 

 

栉风沐雨砥砺行,唯向沧海寄深情。技术发展部的每一名员工都是“一流海工梦”的缔造者。他们克服外部环境带来的多重压力,凝心聚力,用坚若磐石的信念在逐梦一流的道路上劈波斩浪,逆风飞扬。

危难时刻显担当

“为客户解决问题,为船东创造价值”,应急响应支持是技术发展部为业主提供的一项特色高端技术服务,然而每一项应急响应服务都是急难重任,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和挑战。这支敢打攻坚战、敢啃硬骨头的团队,每当有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时,他们便立即化身为“救火队员”,无论何时何地都会第一时间返回工作岗位,为业主提供技术支持。

20205月,某平台作业时桩腿发生横向裂纹,长度约为47厘米。救急如救火,技术发展部接到业主求助后,立即抽调精干力量,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确认发生裂纹的位置,并且判断裂纹后续具有较大的扩展可能性,当天就给出了强度分析结论,提示业主需要采取有效的裂纹控制及修复措施。随后业主采纳建议,立即停止作业并决定返回船厂修理,技术发展部应急小组随即针对拖航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火速对桩腿的剩余强度进行评估,提出了下放桩腿的拖航方案,保障了该平台顺利抵港修理。事后,业主对技术发展部争分夺秒的工作效率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给予了高度评价。

20207月,某平台在水下检验中发现桩靴发生局部塑性变形,由于平台后续的工期安排,马上进行坞修存在极大困难。技术发展部移动设施小组临危受命,承担该项目的应急响应工作。部门克服了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等诸多困难,加班加点,精诚合作,短短七天时间内完成了全部评估工作。在充分考虑桩靴塑性变形的基础上,分析其在预期作业井位的结构剩余强度,并提出了科学的操作建议,业主根据我方给出的评估结论,顺利完成了该井位的作业任务并成功返回进行坞修,业主的赞誉声不断。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技术发展部就是在业主一次次的赞誉声中树立起了CCS海工应急服务的品牌。每一份肯定都是奋勇前行的动力,技术发展部将时刻保持敢打硬仗、敢啃硬骨头的工作作风,危急时刻敢担当,在平凡的岗位上续写一页又一页感人篇章。

奋楫争先立潮头

 “在平凡中非凡,在尽头处超越”,6年来,技术发展部以技术为本,以创新立身,不断攻坚克难,破浪前行,逐步向国际先进水平迈进,多项关键技术实现了从追赶者到领跑者的转变。仅2020年一年,部门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7项、社内科研项目3项,部门员工撰写论文及技术总结20余篇;近几年部门主要完成的项目成果获得省部级奖项3项,交通运输部重大科技成果入库2项;先后荣获“双文明建设先进集体”、“CCS年度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多年来,技术发展部依托“自升式平台品牌工程”等科研项目,在自升式平台安全保障技术上狠下功夫,终于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众所周知,我国自升式平台安全保障技术起步较晚,前期关键技术被欧美等国家垄断。为突破这一难题,技术发展长期致力于对自升式平台就位、插桩、压载、起升作业、拔桩及离位全过程的研究,结合海洋工程实践,在多个科研项目的支持下,突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升式平台安全保障技术体系,解决了自升式平台作业过程中结构安全风险技术难题,建立了全生命周期安全保障和应急响应体系,且多项关键技术位于国际领先水平。该项成果荣获中国航海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

同时,海上风电领域也通过多年的积累与实践,取得了创新性突破。近几年我国海上风电发展迅猛,但建设开发面临的安全风险日益凸显。技术发展部在总部及中心的大力支持下,结合我国海域台风、海冰、软地基等环境特点,对海上固定式风电场设施安全保障关键技术开展研究,建立了一套独特的海上风电设施安全保障技术体系,解决我国海上风电开发面临的工程难题,对我国海上风电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这项成果也获得了中国海洋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技术发展部在创新发展的道路上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在数字化监测及数字孪生技术、浮式风机一体化、海上制氢等领域率先涉足,厚积薄发,进行了多项有益探索。在深水半潜式移动平台、深海浮式结构物、深海导管架平台、深远海渔业养殖等领域的研究也不断深入,为技术水平、服务能力的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不负韶华共奋进,乘风破浪正当时。海工技术中心技术发展部将始终保持着开拓进取、攻坚克难的工作作风,在逐梦一流的道路上勇立潮头,争当海工技术发展的排头兵。

注:如需转载,请注明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