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碧海春秋│诗与远方 河海相连

发布时间:2020-12-31 08:12 | 生效日期:
西周时期,水上交通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而进一步发展。

 

 

 

西周时期,水上交通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而进一步发展。据《诗经》、《尔雅》等古籍记载,舟船和水上交通已经渗透到统治者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居住在山东半岛的夷族人都擅长航海,东南沿海的吴人和越人更是形成了“断发文身”的习俗,这里小编要解释一下,话说当时的吴人和越人喜欢剪短发,再将短发梳理成“ 披发”、“椎髻” 等形状,身上和脸上再用墨、丹青或是其他颜料画出龙蛇图腾。由此推断这或是现代社会流行刺青的鼻祖

 

 

(图源:网络)

另据《周书》记载,“周成王时,于越献舟”,那个时候,以舟为贡品献给周成王,这足以证明当时的船舶建造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了,而且献舟的路径从东海、渡黄河、泛渤海,入黄河,逆流而上进入渭水,最终抵达周都镐京。由此推断,其时东海至黄海沿岸部分航路已经开辟。

据后世文献记载,周成王时,海外的“越裳氏”(现今的越南人)和“倭人 ”(现今的日本人)都曾经来进贡,若所记载属实,至成王时与南方的“越裳”和东方的“倭国”之间的海上交通或已开展。

注:如需转载,请注明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