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沧海拾贝│葫芦岛实习记

发布时间:2020-12-01 08:12 | 生效日期:
记得那年是刚刚立秋的时候,在胡海涛师兄的带领下,我们远赴葫芦岛进行建造检验实习。

 

拾贝人:廖南翔

记得那年是刚刚立秋的时候,在胡海涛师兄的带领下,我们远赴葫芦岛进行建造检验实习。秋风习习,黄叶飘飘,但心情与上学时大有不同。感叹盼着长大,谁知学习的艰辛;又盼着毕业,谁知工作之艰苦,感受了绿皮车的慢和葫芦岛小公交的疯跑,一脸懵懂地到了渤海造船厂。

 

廖南翔和师兄胡海涛

当时船厂正在建造两艘同型35000DWT原油船“明池”(广州海运局)和“大庆435”(南京油运)。检验两艘船舶的验船师不同,我也就跟着两位老师傅学习。

“大庆435”轮是王玉华师傅。王师傅的特点是隐而不发,前之不语,后事犀利。我初学之人近乎于现电视剧中的小徒,现场亦步亦趋,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对错全都收纳,回到宿舍后记录下一天的所见所闻,深恐业有不精,可谓孜孜不倦。初始尚不知规范、公约,唯有图纸、设备说明书等资料至上。

 

左一:廖南翔,左二:王玉华

王师傅原为船厂的质检员,因此对于船厂施工过程、工艺等十分熟悉,一年多的试航交船后,基本可对油船的检验工作内容一清二楚,对船上的管系、设备如数家珍。

 

廖南翔和船厂质检人员

“明池”轮是张万山师傅。张师傅为人极其忠厚,对我照顾有加,像我这样无拘无束他也从未责备,反而时常劝我多学习,良苦之心至今难忘。跟着张师傅跑现场,老人家喜欢在现场弄清问题,眯眯的小眼睛炯炯有神,一个小本随时记录有疑惑的,拿不准的,尤其对于油船特殊设备如惰气系统、排油监控系统等更是与服务商就公约要求和设备的满足情况反复探讨,工作的态度和严谨之心让我尤为钦佩,也让我后来获益匪浅。张师傅经常告诉我,好记忆不如烂笔头,我也就跟着写写画画,有时候偷懒就经常看看张师傅的小本本上记了什么。张师傅与人鲜有争持,我少不经事难免叨咕两句,张师傅就说,与人为善,让自己的路走的更宽。这个道理后来慢慢懂了,也常以此来提醒自己。

 

左一:张万山,左二:廖南翔

那年八月,中秋之后,我顺利结束了一年多的实习,开始了另一个星辰大海的征途。想来在葫芦岛的经历,给自己留下了诸多积淀,与锦州办事处各位师傅建立的深厚感情,与船厂各部门人员摸爬滚打,建立的友谊,为自己后来重返渤船造船及市场工作砌下了基石。

注:如需转载,请注明信息来源。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