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碧海春秋│厉害了!发现船舶检验最早的文字记载

发布时间:2020-11-09 13:11 | 生效日期:
Hi,朋友们大家好,从今天开始,中国船级社(CCS)微信公众号隆重推出《碧海春秋》栏目,小编将带您乘坐“时空穿梭机”,穿越历史上不同的朝代,讲述各种有趣的船海小故事。

 

 

 

Hi,朋友们大家好,从今天开始,中国船级社(CCS)微信公众号隆重推出《碧海春秋》栏目,小编将带您乘坐“时空穿梭机”,穿越历史上不同的朝代,讲述各种有趣的船海小故事。

话说商朝建立后,统治者将航运作为立国大计之一,甲骨文《藏》中有关涉渡之辞颇多,如“王其涉河”、“涉羌于河”等等(这里的“河”指黄河),不胜枚举,由此可见当时涉越大河之人众多。随着乘船的人数不断增加,仅靠独木舟和筏肯定是满足不了的,因此人们开始想尽办法改良船只,开始建造木板船,木板船高端大气上档次,就像我们现在的豪华游轮一样尽显高富帅的气质,不但乘载的人多,而且具备远航的能力,可以说当时木板船是造船史上的一次飞跃。甲骨文中曾写道:“戊戌卜,方其凡。”意思是,戊戌这一天占卜,船上必须挂帆。这说明商代已经使用了帆船,船有了帆,就有了动力,可以具备远海航行的能力。

 

 

 

图源:网络

商代水运利用广泛,包括征伐、迁徙、贸易等。据甲骨卜中记载,末代商王帝辛(纣王)为征讨人方叛乱,两度渡淮水至山东沿海,并循海南行。军队渡河航海,规模之大自不待言。商前期曾屡次迁都,舟船作为主要交通工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盘庚迁殷时就动用了大量舟船。在海外贸易方面,殷墟出土大量产于南海、东海和南洋一带的鲸鱼、贝类、大龟等海洋生物遗体,或许说明沿海居民已经有进出口海鲜的贸易。

 

 

 

1954年殷墟出土的鲸鱼骨) 图源:网络

随着木板船的广泛应用,对不同种类和功能的木板船的记载也多了起来,如“寻舟”、“出舟”、“乍王舟”、“省舟”、“析舟”等。其中“省舟”,释义为“省察用舟”,或为船舶检验最早的文字记载,小编理解,这应该是当时专门从事船舶检验的“公务船”。

注:如需转载,请注明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