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向数字化与智能化方向转型是航运发展的必然趋势,逐渐成为助推航运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引擎。2025年10月20日,由中国船级社(CCS)与上海交通大学共同承办的“2025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数字与智能分论坛在世界会客厅星空厅召开。
本次论坛以“数智技术赋能航运升级 构建协同产业生态”为主题,吸引了包括相关政府代表、国际组织负责人、行业领军企业、权威机构代表及知名专家学者等在内的400余名嘉宾参加,共同探讨航运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发展的时代价值及其对行业产生的影响。上海市交通委员会副主任叶兴、交通运输部水运局二级巡视员高海云和上海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奚立峰分别致欢迎辞。
叶兴强调,上海全力推进全球领先的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科创”二字十分重要,具有引领全局和基础支撑的双重作用。新修订的《上海市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条例》出台,为进一步加快推进航运科技创新提供了法治保障,上海将抓住行业变革和规则调整契机,深度融入全球航运治理体系。
高海云表示,推动航运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一要加快构建“感知全覆盖、数据全贯通、业务全协同”的航运数字基础设施体系,建强数字底座。二要积极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航运业赋能,统筹推进智慧港口、智慧航道、智能船舶发展,增强科技赋能。三要深化国内国际市场的战略协同,织密“数智航运”合作网络,全面提升航运市场效率效益效能。
奚立峰提到,科技创新引领航运变革、数字智慧赋能航运转型,是航运发展的大势所趋,是推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和战略重点。谈到航运业的发展与创新最终体现在高水平科技成果这个话题时,奚立峰回顾了上海交通大学在积极推进“大海洋”战略、参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中取得的一系列创新成果,同时期望通过论坛促进交流合作,携手推动航运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升级。
随后,中国船级社上海分社总经理杨政主持主旨发言环节。
交通运输部原副部长、中国科协决策咨询首席专家徐祖远发表以“加快航运数智化转型 构建行业发展新格局”为题的演讲。就航运数智化转型、共促可持续发展话题,徐祖远分享了几点想法:在船舶端、港口端、航线端构建“绿智融合”技术体系;构建起兼顾安全与效率的数据治理体系;在供应链协同、绿色低碳、安全应急等场景利用好数据要素;聚焦智能船舶动力控制、航运垂类大模型等技术开展攻关,搭建开放式创新平台;让全球航运业转型发展成果更加公平普惠,共同构建包容共进的航运发展新格局。
中国工程院院士严新平以“数智技术赋能航运的思考”为题,分享他在航运业数智化发展方面的探索。严新平从“数字化进展”“智能化进展”“数智化转型相关项目”“企业探索”及其研究团队的实践等方面,对数智技术赋能航运发展进行回顾,并就数智技术赋能航运做出展望,通过数字化与智能化的深度融合来构建“可计算、可预测、可决策”的航运新范式
地中海航运集团全球海事政策和治理事务高级副总裁玛丽·卡罗琳·劳伦特(Marie Caroline Laurent)指出,数字化重塑了工作模式,深刻影响船队运营、客户服务及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方式,地中海航运集团作为数字化集装箱航运协会(DCSA)创始成员,助力行业制定通用技术标准,DCSA成员到2030年将实现100%的电子提单。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副院长、总工程师崔海东提到的全栈式智慧海洋架构以“三全”网络为基石构建立体化海洋数字生态,以AI+海洋大模型为核心驱动海洋产业智能化升级,驱动海洋产业数智化变革纵深突破。
克拉克森研究公司董事总经理史蒂夫·戈登(Stephen Gordon)通过多组数据说明了航运业正处在绿色转型关键期,指出实现净零排放目标必须依靠技术创新、数字赋能与智能升级的协同发力来实现,技术迭代是转型基石,数字智能是决策核心,协同发展是必由之路。
中国船级社副总裁江亚峰表示,数字化、智能化驱动的科技革命重塑全球航运业,推动船舶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数字化提速,中国船级社正开展多方面创新实践:建立健全数字化智能化相关规范体系,发布相关指南并应用于实际船舶;推进智能系统安全应用,构建验证能力;构建数智化解决方案,研发检验平台、智能知识库等;推动行业数据共享,打造“船舶行业数字空间”;深度参与国际海事事务,在国际海事组织和国际船级社协会中积极贡献技术成果。未来,中国船级社将联合行业共创数字智能航运新生态,加强海事安全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加快规范和服务产品研发,推动建立行业数字生态,提升中国在国际海事领域影响力,与各方合作助力全球航运业转型。
随后进行的圆桌论坛由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助理胡昊主持。国际航行学会联合会主席张宝晨、大连海事大学校长单红军、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冯玥、亚洲船级社协会主席阿卜杜勒·贾米尔·穆尔希德(Abdul Jamil Murshid)和ESCP欧洲管理学院教授周炜、中远海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新波,从国家战略需求、智能船舶发展、航运科技研发、航运大数据安全、创新人才培养及国际合作与交流等不同维度,探讨航运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
成果展示环节,上海交通大学通过视频形式发布“船舶建造小组立的无人产线”,这项在智能制造领域实现技术突破的成果通过自动化装备与数字孪生技术实现了全流程无人化作业。
中远海运散货运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志强、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严承祥、中国船级社副总裁江亚峰,代表三方签署“基于数字化交付的概念性数字船舶”合作框架协议。这份以《数字船舶白皮书》为方向指引,以中国船级社发布的《船舶数字化交付指南》为技术依托,以32.5万载重吨矿砂船示范项目为实践载体的协议不仅是三方合作新起点,更是船舶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新动力。
本次论坛旨在推进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应用,以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催生新业态、新模式,进一步深化行业合作与跨行业交流,广泛凝聚智慧与力量,加快构建航运新生态,助力航运业高质量与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 没有了!
Copyright © 2026 CCS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32711号-1 京公安网备11010102006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