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喜报 | 中国船级社参研项目获得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科技进步特等奖

发布时间:2023-12-13 08:12
近日,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发布了2023年科学技术奖评审结果,中国船级社(CCS)作为主要单位参与的“高强度止裂钢关键技术及评价方法研究”项目荣获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近日,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发布了2023年科学技术奖评审结果,中国船级社(CCS)作为主要单位参与的“高强度止裂钢关键技术及评价方法研究”项目荣获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设立这一奖项旨在奖励在船舶与海洋工程科学技术活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这次奖项主要是表彰国内船舶检验机构、钢铁冶炼企业和科研单位在推动我国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发展,突破集装箱船船体结构材料“卡脖子”问题,提高我国在国际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随着全球贸易的发展,海上货物运输量不断增加,为追求更高的运输效率,集装箱船不断向大型化和超大型化发展。而止裂钢作为超大集装箱船船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止裂性能直接影响到船舶的安全,是超大集装箱船建造的关键材料。

早在2010年,CCS为保证这一关键材料自主可控,一方面组织协调工业界开展止裂钢相关技术研发,另一方面联合科研机构研究止裂钢性能评价方法,正式拉开了止裂钢的国产化序幕。

 

 

 

为开发出适应国内行业情况的止裂性能评价方法,CCS联合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开始了研究的起步工作。研究团队历经十余年技术攻关,潜心开展海量的基础研究,通过万余条核心数据的反复推演与迭代,终于形成了适应国内行业情况的止裂性能评价方法。团队首次在国际船级社协会(IACS)上提出了止裂性能大尺寸双重拉伸试验方法和小尺寸替代试验方法,得到了各船级社专家的一致认可,上述技术方法成功纳入国际船级社协会(IACS)统一要求,极大提升了CCS在这一领域的国际话语权和技术影响力。

 

 

 

十年磨一剑,通过CCS的助力,鞍钢、宝钢、南钢、湘钢等国内主力钢厂成功开发出超大型集装箱船高强度止裂钢,解决了这一关键材料的“卡脖子”问题。目前国产止裂钢供货量超18万吨,经济效益超14.5亿元,并入选国家《产业基础领域先进技术产品转化应用目录》,完全实现了该高性能钢材的全面国产化。

注:如需转载,请注明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