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船级社(CCS)执行建造检验的自然资源部北海局“极地”号破冰科考船,在广船国际有限公司顺利出坞。CCS广州分社副总经理韩学超应邀出席出坞仪式。
此前,央视新闻记者走进中国船舶广船国际的生产基地,在这里,记者恰好赶上了CCS验船师为这艘科考船进行检验工作,通俗讲就是给船舶制作“身份证”。
请点击链接观看视频:
https://mp.weixin.qq.com/s/S6eMxSUhHq_My6ZIq3CDpw
视频来源:央视朝闻天下
CCS验船师告诉记者,测量船的主尺度,也就是船长、船宽、型深,相当于这个船的身份证一样。经过验船师科学严谨的测量和推算,“极地”号的身份信息如下:船长89米、型宽17.8米、型深8.2米,具备全球无限航区航行能力,排水量达5600吨,航程26000公里,一次补给可以保障全船60人在海上生活80天以上。
“极地”号是新一代极地航行破冰科考船,具有PC6、ACC-POLAR(-30℃)和NOISE 2等附加标志。该船在坞周期55天,23天就船体成形。CCS积极搭建建造—产品—审图沟通平台,为船厂在采购满足极地防寒要求的设备遇到的问题提供技术支持。
“极地”号作为一艘低水下辐射噪声的综合科考船,对于提高我国海冰灾害预警监测水平,增强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海洋综合调查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也将在推动“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等国家极地战略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那么“极地”号破冰科考船,它有哪些本领和绝招?它和之前频频亮相的“雪龙”号、“雪龙2”号极地考察船相比,又有什么不同?
这个船在设计和建造过程当中充分借鉴了“雪龙”号、“雪龙2”号这两艘船的经验,体现了小而精、小而美、小而特的船舶设计理念。
“极地”号破冰科考船最大的亮点是国产化和无人化。“空—天—海—冰—潜”一体化的科考模式,赋予了科学家们更为广阔的探索空间。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Copyright © 2026 CCS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32711号-1 京公安网备11010102006058